2025-05-08??長江有色金屬網
據外媒5月7日報道,美國商務部正推進對銅進口的“232條款”國家安全調查,特朗普政府或于年底前決定是否對銅棒、線、管等半成品征收最高25%的關稅。此舉引發全球銅業劇烈震蕩,行業組織警告,關稅政策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,并推高美國制造業成本。
美國制造業內部分歧:保護主義與成本壓力并存
美國銅發展協會(CDA)披露,多數本土銅產品制造商支持對華銅材加稅,以應對中國競爭。但協會同時呼吁豁免精煉銅和廢銅進口關稅,以避免“傷及自身”。CDA負責人亞當·埃斯特爾指出,關稅或呈“全有或全無”的極端化特征,可能推高美國終端產品價格。他建議,政府應通過稅收抵免、投資補貼等政策直接提振國內產能,而非單純依賴貿易壁壘。
全球市場承壓:銅價波動加劇,供應鏈面臨分裂
受關稅預期影響,LME銅價已承壓下行。市場擔憂,若美國單邊加稅,全球銅供應鏈或被強行分割,亞洲、歐洲買家將加速轉向非美貨源。分析指出,美國精煉銅進口依賴度超30%,關稅將直接沖擊其制造業,尤其是建筑、電力和汽車行業。高盛模型顯示,若25%關稅落地,美國銅材加工成本可能飆升15%-20%,進而推高全球通脹壓力。
中國或同步反制,銅業博弈進入深水區
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銅消費國和精煉銅生產國,尚未對美方調查作出正式回應。但業內人士推測,若美國實施關稅,中國可能通過調整廢銅進口政策、擴大對非美市場出口等措施反制。歐盟亦警告,若美國擴大貿易限制,將觸發更廣泛的反制措施。
銅價走勢:短期承壓,長期看漲邏輯未改
盡管關稅陰云籠罩,但多數機構認為銅價長期上漲趨勢不變。需求端,全球能源轉型提振銅需求,國際銅業協會預測,2025年全球銅需求將達3100萬噸,其中新能源領域占比超20%。供給端,全球銅礦產能增速放緩,智利、秘魯等主產區面臨資源枯竭和社區沖突壓力。花旗銀行指出,關稅擾動或使銅價短期回調5%-8%,但地緣政治、貨幣寬松及供需缺口將支撐中長期價格。
行業呼吁:避免貿易戰,加強全球合作
CDA等組織強調,關稅非解決貿易失衡的根本之策,反而可能加劇全球銅市波動。亞洲開發銀行建議,各國應通過多邊機制協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,同時投資綠色礦業技術,提升供應鏈韌性。在全球化逆流中,銅業正成為大國博弈的新焦點,而市場終將證明,開放合作才是穩定產業鏈的最優解。